醫改政策暖風頻吹 私募大佬“戀上”民營醫院

本文已影響889人 

“掛號10天,看病10分鐘”,曾有媒體這樣形容我國醫療市場供求狀況,顯示出我國以公立醫院爲主的醫療體系,已經難以滿足國內膨脹的醫療服務需求。此外,民營醫院發展緩慢,公立醫院效率低下,成爲我國醫療領域長期面臨的難解之題。

醫改政策暖風頻吹 私募大佬“戀上”民營醫院

中國醫院協會民營醫院管理分會發布的《民營醫院藍皮書:中國民營醫院發展報告》顯示,2013年,全國民營醫院已經發展到10166所,比2012年增加1302所,同比增長了14.69%。

近年來,政策對於社會辦醫有逐漸放開的趨勢。今年初,國家衛計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佈《關於加快發展社會辦醫的若干意見》,被視爲社會資本進入醫療服務業的大門正式打開。

在這種背景下,資本市場中的各路資金自然不會錯過。操作靈活、嗅覺更爲靈敏的私募基金,自然也是聞風而動。適逢《每日經濟新聞》報社主辦的“2014中國(貴陽)醫療改革資本論壇”於6月26日~28日在貴陽舉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特邀請德傳醫療基金董事長姜廣策、上海鴻逸投資總經理張雲逸以及海潤達資本總裁仇天嫡等幾位私募行業精英人士,講述投資醫療改革股的心得和機遇。

政策開閘帶來機遇與挑戰

◎2010年,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意見》,2013年10月,國務院發佈《關於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2014年1月9日,《關於加快發展社會辦醫的若干意見》出臺。

NBD:政策暖風襲來,各位如何看待社會辦醫的放開?社會辦醫開閘的消息越來越密集,多個政策連續出爐是否預示着社會辦醫的春天即將到來?

姜廣策:目前,我國醫療服務領域還存在着許多複雜問題,比如醫患矛盾、看病難和看病貴等。這些問題的核心,用一句話來解釋就是:老百姓的醫藥服務需求蓬勃發展與現有的優質醫療資源嚴重不匹配,老百姓的需求得不到滿足。

儘管我國醫療服務行業還有很多問題,但同時也存在着很多機會。從具體發展路徑上說,我國民營醫療機構或者社會資本進入醫療服務行業,現在只有兩個方向是相對比較容易成功的。首先是具有專業化服務的特色專科醫療機構,另一個是做高端醫療服務。此外,還可以注意一些公立醫療機構還沒開展的一些領域,如月子中心等,這些都是值得關注和投資的。對於綜合性的醫院或者醫療集團,我們同時可以關注,但是我們要注意醫療機構的地域分佈情況,如果這些民營綜合性醫院建立在公立醫療機構分佈薄弱的地方,是可以去做的,但是如果是在上海、北京等醫療資源相對豐富的一線城市,再去設立綜合性的醫院是有困難的。

仇天嫡:醫療行業應該說是一個朝陽行業,但行業存在的問題是,政策一面鼓勵民營資金進入,一面又在打壓藥價,提高醫療服務費。藥價往下打壓,對於製藥公司來說是利空,而對於提供醫療服務的機構來說又是利多。

民營資金進入也是有問題的,因爲如果民營醫院醫療服務質量不高的話,那麼看病的人就會減少,賺錢的效應就會降低。我們可以看到,地方性的較差的醫院,就沒人去看了,像一些大病,很多人會選擇去北京、上海,因爲小地方的醫院沒有能力和設備來治這些病,所以說民營資金進入,也沒有那麼簡單。

不過整體來說,國家鼓勵民營資金進入,說明我們國家的醫療服務還是比較缺少的,因此目前的需求還是很大,對這個行業我們還是很看好。

張雲逸:隨着人口老齡化趨勢和社會大衆對自身健康的日益關注,市場對醫療需求的增長是十分迅猛的。長期以來,我國醫療服務的供給十分短缺,特別是三甲醫院等大型醫院,甚至一些縣級醫院的牀位長期以來都十分緊張。

另外,我國醫療服務也存在結構性問題,“大醫院看小病”的現象在我國廣大地區長期廣泛存在,這就使得原本提供高等級醫療服務的大型醫院的醫療服務供給更趨緊張。總的來說,無論從總體還是結構上,我國現有醫院提供的醫療服務無法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醫療需求。

那麼如何解決“大醫院看小病”的現象?醫療的供給由於其自身的特點,不可能像其他項目上馬就能啓動,需要從根本上進行變革,其中的關鍵是推廣全科醫生制度,使得全科醫生可以有能力醫治一些人們日常發生門類繁多的小病,從而保證人們醫治難度不大的小病可以在附近的小型醫療機構診治。

民營資本偏好走專科道路

◎對於民營資本涉足醫療服務領域,目前有兩種途徑是大家比較公認的,一種是參與公立醫院改革,一種是走專科連鎖路線。在公立醫院改革方面,目前存在較多難題,人才、學術都有較大障礙,而專科連鎖則涌現出了一些不錯的企業和雛形。

NBD:在資本投資領域,民營資本走專科道路更好,還是走公立醫院改革?兩個方面都有哪些值得關注的投資熱點?

姜廣策:目前來看,民營資本還是走專科醫療要好些。因爲公立醫院改革牽涉到很多具體的政策,比如醫保的結算等。我認爲投資的熱點可能就是上面所說的眼科、口腔還有月子中心,都具有投資價值。而參與公立醫院改制有一個先決條件,要有足夠的專家資源,或是醫學資源。我不太看好單一的醫藥企業去收購一些公立醫療機構,然後進行改革。

我們可以參考北大醫藥,它背靠北大醫學中心,有充分的醫學專家資源可以爲他提供各方面的服務。我認爲擁有這樣資源的企業,參與地方公立醫院的改制,成功的可能性會更大一些。總的來講,要想在公立醫院的改制中分得一杯羹,除開資本因素,擁有相應的資源配合也是極爲重要的。

仇天嫡:醫療改革涉及到很多政策,確實不那麼容易一下子改變過來。我覺得整個醫療服務來說,對於這些民營醫院,走市場化道路肯定會快一些,公立醫院肯定會走得慢一些。但是現在大量醫療水平高的人還是在公立醫院裏。

專科醫院確實是一個發展方向,但是要有盈利效應,要賺錢,才能成爲一個良性循環,這樣才能請到更好的醫生,才能買到更好、更高端的醫療設備,才能提高這個專科醫院的水平。不賺錢的話就走進了一個惡性循環,現在國家在治理藥價,醫院的賺錢模式也在改變。

張雲逸:民營資本做醫院一定要走專科醫院的道路。首先,現存的醫院人事體制、專家評審制度以及科研和專家制度根本沒辦法和大型公立醫院競爭,其次,像享受國務院津貼的專家根本不會到民營醫院去,即便去了,民營醫院也養不起。並且,在大型醫院工作對醫生來講是一項榮譽,而且國家會就醫療科研向大型綜合性醫院撥數目不菲的科研經費,私營醫院通常很難拿到這些資金。因此,專科醫院是一個很好的投資熱點,有特色的專科在社會上形成口碑之後,是一般的綜合醫院沒法比的。

投資角度的選擇各有說法

◎2013年以來,醫院併購熱持續升溫,其中,信邦製藥表現搶眼。信邦製藥是在A股市場中第一家通過發行股票來收購醫院資源的公司。“信邦製藥收購的醫院有營利性醫院、非營利性醫院,如何對營利性醫院和非營利性醫院進行估值、管理,這在A股市場是一個標杆事件。”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NBD:在社會資本不斷涌入醫療服務領域的背景下,醫療改革無疑也存在着巨大的機遇,那麼如何參與醫療服務領域的投資?

姜廣策:總體來說,我對醫療服務是抱着相對謹慎的態度。投資醫院並不是一個能在短期內獲得豐厚回報的事情。一個醫院的成熟發展需要很漫長的一個過程。對於醫藥上市公司收購醫院來說,我建議要謹慎。在相關領域的投資中,我們會着重關注公司的業務模式,它的業務模式要具有獨特性。

仇天嫡:我覺得,從投資的角度看,像信邦製藥這樣的企業收購大型醫院,我就看好它的管理、服務水準。專科醫院的話,我也比較看好,它是一種細分行業吧,但是這幾年我發現他們盈利情況不是很好,所以我們比較關心像信邦製藥這樣全面性的醫院。

張雲逸:長期來看,民營醫院的前景還是很光明的。我們現在很看好醫藥服務和醫療器械,因爲藥的競爭很激烈。另外就是中藥,因爲好的中藥材的量很少。對於一家醫療公司,我們更看重其獨特性和有無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強了,複製連鎖就變得更容易。

精彩圖片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