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六大練功要領,讓你變身養生專家

本文已影響2.51W人 

  氣功的功法種類繁多。但在鍛鍊時不管哪一種功法,都有共同遵循的基本要求,即稱爲練功要領。掌握了練功要領,才能提高練功質量,少走彎路,減少一些練功中的不良反應,使練功能沿着正確軌道順利前進,以取得良好的效果。練功要領主要有以下幾項:

  1、鬆靜自然

  鬆與靜是在練功過程中始終都要貫徹的原則,也是練功入門的基礎。

  所謂鬆,是指形與神、身與心的放鬆。在練功的姿勢中,不論靜功和動功,都須有一定的肌肉羣處於緊張支持狀態,以維持固定的姿勢,在保持姿勢要求的前提下,全身各部肌肉要達到最大限度的放鬆。因此在姿勢上要做到兩眉舒展、含胸拔背、沉肩垂肘、鬆腰鬆胯等,都是爲了使全身肌肉達到最大限度的放鬆而設的。在姿勢放鬆的同時,還要求精神意念的放鬆,即在練功中要解除一切思想緊張狀態,消除顧慮,使自己有意識地處於一種非常輕鬆舒適的狀態。另外,在練功中,還要做到呼吸的放鬆。呼吸要達到深、長、細、勻,氣沉丹田。這種呼吸狀態,是在意念的支配下,使肋間肌、膈肌、腹肌放鬆的狀態下,逐漸訓練形成的。如果憋氣使勁、鼓腹挺腰等用力強練,就會出現胸脅脹滿,腹部脹痛的緊張症狀,反而達不到呼吸深長細勻的要求。這都是呼吸未能放鬆形成的。
  所謂靜,是指在練功過程中,保持情緒的安寧。靜不是絕對的,是相對動而說的。人在清醒狀態下,大腦時時刻刻都在緊張地工作着,它需要在一定時間內安靜休息,以消除疲勞,恢復機能。氣功的入靜就是使大腦達到休息的目的,以恢復大腦機能。氣功的入靜休息與自然睡眠和普通休息又有所不同,它是一種特殊的功能狀態,又稱爲氣功態,是在靜中有動的情況下達到大腦休息,增強腦功能的一種特殊方法。靜除了內在的情緒安寧之外,還包括外部的環境安靜。如果能做到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靜”,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就可以避免外在環境因素的干擾,以保證入靜。

  鬆與靜兩者又是互相促進的,放鬆可以幫助入靜,入靜又可進一步促進放鬆。故鬆與靜是不可分割的。

  所謂“自然”是指練功的姿勢、意念和呼吸等各方面,要順乎自然而不能勉強硬練,過度追求。但順乎自然又非聽其自然、放任自流,而是在意識的引導下,根據鬆靜的原則進行鍛鍊。這就是所謂鬆靜自然的整體原則。
  2、動靜結合

  是動與靜的相互配合,這有兩種含義。一方面是指在練功方式上動功與靜功相互配合。因爲動則生陽,靜則生陰,各有所偏,所以專練靜功或動功會有陰陽失調之虞。如能二者相互配合,動靜兼修,內外並練,自當更有裨益。動靜結合的另一方面是指在練動功時,要掌握動中有靜,即在外形動作的條件下,思想安靜,注意力集中在各種動作上及呼吸運氣上,即所謂以靜馭動,動中有靜。練靜功時,在思想安靜、意念集中的條件下,可促使內氣產生,使氣血運行的感覺更爲明顯,這種內動現象又更能促使思想的集中,即所謂靜中有動。故動與靜是互相促進、互相依存的。

  應如何掌握動靜結合的鍛鍊,這要根據練功者自身的具體情況而定,年齡、性別、體質、病情、練功進度等都要考慮在內。如年齡較大的,體質較差的,病情較重的,可以先練靜功,待體力恢復、病情好轉時再加練動功。如以保健養生爲主的,可以動靜兼練。體力好的以練動功爲主,體力差的以練靜功爲主。在練功的動靜時間次數上,也可以根據不同情況而適當掌握。一般早晨可以先靜後動,以利於白天投入工作;晚上可先動後靜,以利安眠入睡。如在療養院或已休息者,在下午可以加練動功或靜功1次。一切根據具體情況,以中醫陰陽辨證爲指導,靈活掌握運用。把動靜結合起來,更能增強效果。
  3、意氣相依

  “意”是指在練功中意念的運用。“氣”是指在練功中呼吸的運用和內氣運行的感覺。意氣兩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故在氣功鍛鍊時,一是不要片面強調以意領氣,專門在呼吸動作上下功夫,如故意延長呼吸和故意停閉呼吸等,這些都是主觀意識上強調“以意領氣”的現象。呼吸的深長細勻,應在練功過程中情緒安寧、意念集中的基礎上,自然出現。清代薛陽桂在《梅華問答編》中說:“心靜自然息調,息調自然神凝,所謂心息相依,息調心定者也”。所以練氣要想達到呼吸的深長細勻,不是主觀強行練出來的,而是循序漸進練出來的。二是不要片面強調以意隨氣的感覺。在練功中由於內氣的增強,會出現各種特殊感覺,如沿經絡走向的氣流感、電麻感。有的偶而出現後又消失,有的經常出現。如果認爲這些感覺是特殊效果,是練功的最終目的,用意加以追求,把思想完全集中在這些感覺上,就容易“走火入魔”。因此在練功中對待各種感覺,要任其自然出現、自然消失,不過份地把意念力集中到感覺上去。對已出現的各種感覺既不恐懼,也不留戀。這樣才能使意氣相依的舒適感覺自然產生。
  4、練養相兼

  練與養是練功過程中兩種不同的狀態。“練”是指進行氣功的鍛鍊。經過鍛鍊後,會出現身體輕鬆舒適、呼吸柔和綿綿、意念集中和思想平靜的鬆靜舒適的狀態,即氣功中的“入靜”狀態。“養”是把這種“入靜”狀態有意識地保持下去,並使之不斷地深入發展,境界更加深化,時間更加延長。這樣不斷積累經驗,又練又養,練中有養,效果就更加提高。   “養”的另一方面是指在練功之後平時的養功以及練功期間的養生。練功到了一定階段,爲了長期保持養功,可使意念輕微地存於丹田部位,似守非守,所謂“養氣存神”,“覆命歸根”,這樣就能使真氣不致耗散,日積月累,自然神旺氣足。

  所謂“養生”是指練功之外的日常生活中,也要時時刻刻注意養生之道。如《內經》中“法於陰陽,和於數術,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安作勞”。由於平時修身養性的加強,對練功養功當有更好的促進作用。  

 

掌握六大練功要領,讓你變身養生專家
  5、火候適度

  所謂火候適度是指在氣功鍛鍊時,對調身、調息、調心要掌握好適當的強度。如火候不到,難以收效;如火候太過,物極必反,會起相反的作用,甚至產生一些不良反應。如在意念的掌握上,要做到“若有若無”,所謂“有意似無意,無意又有意”。如果意念過強就是火候太過,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在呼吸的掌握方面,也有必要以適當的強度進行鍛鍊,才能達到深長細勻的呼吸狀態,內氣才能產生和運行。如果呼吸時完全任其自然,與常人一樣地“自然呼吸”就是火候不及。如有意加強呼吸,勉強用力,就是火候太過。二者都不能達到目的。在姿勢的掌握方面,既要全身放鬆,舒適自然,又要有最低限度的支撐力以保持身體的穩定平衡,才能進行練功。如果全身肌肉完全鬆弛,趨於鬆懈無力,即是火候不及;如有意挺胸收腹,四肢用力,使用僵硬,就是火候太過。都影響練功效果。

  此外,在練功的時間和次數上,也要做到火候適度。如每次練功都要留有餘力,不要勉強延長時間,以免身體過累,情緒不良,致效果不好。一般病休者每日練功次數可適當多一些,每次練功的時間以不超過1小時爲宜。總之,要根據各種實際情況,適度掌握運動量,避免太過與不及。
  6、循序漸進,持之以恆

  氣功是一種學習和訓練的過程,一般來講,在短期內學—些基礎知識和一些基本的鍛鍊方法是可能的。但要想得到進一步的效果,必須在初練的基礎上,長期堅持鍛鍊,不斷積累經驗和成果,才能達到目的。急於求成,或由於基礎不穩,或由於練得過多過猛,所謂拔苗助長,非但不能得到效果,反而產生很多不良後果。還有另一種傾向是練功鬆懈散漫,放任自流,不能持之以恆,可能開始有一定效果,但療效難以鞏固。這些都是練功沒有循序漸進,長期堅持的結果。另外還要避免見異思遷,不從身體的具體情況和實際病情出發,常常亂換功法,朝練夕改,盲目追求所謂“高級功”,結果一事無成,一無所得。所以練功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恆,才能獲得長期積累的效果。

精彩圖片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