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只是慢性病 TOMO3年放療患者1431名

本文已影響965人 

王穎傑,空軍總醫院腫瘤醫院副院長、腫瘤放療科副主任。

癌症只是慢性病 TOMO3年放療患者1431名

癌症高發,不治之症變慢性病

隨着工業化進程不斷深入,受大氣污染、環境破壞、生活節奏加快以及吸菸酗酒等生活習慣等因素的影響,癌症的發病率逐年上升。癌症已不單是個體的健康問題,還是家庭、社會密切關注的社會問題,涉及面廣,影響度深。“新增癌症病例有近一半出現在亞洲,其中大部分在中國,中國新增癌症病例高居第一位。中國每年新增癌症病例約350萬,約有250萬人因此死亡”,世界衛生組織在《全球癌症報告2014》一文中寫到。然而,自2006年起,世界衛生組織(WHO)等國際權威機構紛紛把原來作爲“不治之症”的癌症重新定義爲可以治療、控制,甚至治癒的慢性病。

盡信書不如無書,夏廷毅力挺放療

手術、放療、化療是治療癌症的三大主要手段。以手術爲主導的“漫漫治癌路”延續了100多年,“深入人心”也“深得人心”。而腫瘤放療專家——空軍總醫院腫瘤醫院院長、放療科主任夏廷毅多次在國際、國內重要場合發聲,他對《原發性肺癌診療規範(2011年版)》裏說的“手術切除是肺癌的標準首選治療手段”提出質疑:越來越多的實例與數據證明現代放療能達到和手術一樣的治療效果,且創傷和副作用更小。胰腺癌診療規範(2011年版)裏說,“手術切除是胰腺癌的唯一可根治手段”,夏廷毅教授所在的空軍總醫院放療科用放療治療侷限性胰腺癌17%的5年生存率,提出應對與業內手術切除胰腺癌10%的5年生存率加以反思。夏廷毅說:“70%的癌症治療過程需要有放療的參與,約有40%的腫瘤可以通過放療根治。”

TOMO放療優勢明顯,能有效提高腫瘤劑量是亮點

放射治療爲治療腫瘤而誕生,發展了100多年,大體可分爲“跑龍套”的初級放療時代、“配角”的常規放療時代和“主角”的現代放療時代。2014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放療技術進展與劑量模式改變研討班暨TOMO臨牀應用3年總結大會”在空軍總醫院舉辦,全國各地的放療及腫瘤學各科代表前往參加。本次研討班圍繞現代放療技術進展與劑量模式改變的轉化醫學深入討論,如何將先進的放療技術轉化爲療效提高、副作用減少、醫療成本降低以及病人治療時間縮短等物理、生物和臨牀專題做詳細的解讀。。現代放療時代裏號稱“世界最先進的腫瘤治療設備之一”的螺旋斷層放射治療系統(TOMO)於3年前被引進空軍總醫院腫瘤放療科,能在40釐米×160釐米範圍內實現對腫瘤的治療要求,可在這一範圍內殺死不同臟器、各種形狀、適合該技術治療的癌細胞,且放療計劃時間短,治療精度高。TOMO臨牀應用3年經驗總結大會上,來自CityofHopeMedicalCenter的做“TOMO臨牀應用十年結果分享”;空軍總醫院腫瘤醫院院長、放療科主任夏廷毅做了“TOMO臨牀應用三年總結匯報”:該科利用“TOMO特有的靶區劑量分佈適形度好,靶區內劑量調節能力強和腫瘤周圍劑量下降快的物理劑量學優勢,對小腫瘤實施高劑量消融式放射外科治療,對複雜區域大腫瘤開展靶中靶劑量遞增的雕刻式調強治療,提高了療效,減輕了損傷和副作用。治療病例共計1431例。

TOMO放療聚變成爲腫瘤治療的全能

接受媒體採訪時,夏廷毅教授說,腫瘤治療手段的選擇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着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而“演變”的。如早些年心臟病的治療動輒動用心外科手術治療,而近年來心臟支架和導管治療改變了手術搭橋爲主力軍。同理,在腫瘤治療領域,放療在科技馬達的帶動下也已發生了質變——積聚了腫瘤內科的本能、腫瘤外科的功能、醫技科的技能,聚變成爲具有放射外科特徵的新型臨牀腫瘤學科。本次總結大會上,空軍總醫院放療科各醫生按頭頸部、胸部、腹部、盆腔腫瘤進行的分病種全面彙報,其結果呼應了夏廷毅教授的觀點。TOMO臨牀應用的捷報也從側面證明了癌症可以治療、控制,甚至治癒——癌症只是慢性病。

精彩圖片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