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醫療盈利僵局或由團體市場打破

本文已影響915人 

從專業程度上來分,移動醫療裝置可以分為健身類的(比如Fitbit),初級疾病管理類的(比如智慧血壓計),以及臨床症狀監測類(比如梅奧診所開發的心臟支架手術術後跟蹤產品)。中國市場上除了被電子硬體廠商爭搶的第一類,受到投資界較多關注的是第二類,而第三類基本上還是空白,沒有真正能夠影響到臨床決策的產品。三類產品的定位人群是逐步收窄的,從第一類定位大眾,到第二類針對慢病人群,再到第三類針對某一患病人群。

移動醫療盈利僵局或由團體市場打破

第二類產品有三個市場特徵,功能侷限,高度雷同,服務乏力。最常見的功能是三類測試,血壓、血糖和心電圖。每個領域都有多家初創公司在做,比如血壓領域有康康血壓、37血壓、MUMU血壓、心雲等,而血糖類有糖護科技、糖主任等。這其中少數獲得融資,大部分仍然在尋找方向。

中國的狀態是大部分企業仍然把精力集中在技術開發和產品上,且專注於產品的功能本身,而不是其轉化為第三類的可能--走臨床精確性路線。在市場相對不成熟的前提下,這種做法是可以理解的。定位初級疾病管理是一個折中,比第一類大眾產品更加專業,但比第三類所需的臨床實驗和投入低,客戶群更大。

但目前市場似乎陷入了一個僵局。很多非常相似的產品如雨後春筍一樣出現,大部分等待融資。投資者的選擇面看似很廣,其實真正投下去的卻很少。因為這些產品過於雷同,和移動端相連,靠個人付費,盈利上難有突破。少數投資者可能會選擇單個領域裡的領頭羊來"佔坑",畢竟在移動醫療浪潮中,提前佈局總是有利的。

從美國的移動醫療蓬勃發展來看,產品本身的突破可能性並不大。一種做法是通過整合功能打造"一體",集中提供多種指標的追蹤再做成平臺;另一種則是走專業路線,FDA認證,加高門檻,前期投入可能更大,但後期被醫生認可後成為付費專案,使用者群穩定且競爭壁壘高。

這兩種路線目前在中國都比較難。如果要做成集中平臺,中國尚不具備這種條件,健康追蹤還沒有在慢性病群體中形成大規模應用,資料零散不全,使用者粘性差。第二種路線投資大,需要傳統醫療企業扶持,且最大的問題是能不能突破進入醫院。中國的醫院仍處於醫療開支愈大賺錢越多的狀態,在沒有轉變為價值醫療之前,醫院難有動力去接受控費的輔助產品。

剩下的途徑只有服務,這或許能改變靠個人買單導致的盈利僵局。不止移動醫療存在個人買單難以做大這種情況,過去幾年風投追捧的包括訂餐類、垂直電商等領域,最後證明都是靠(團體)企業大客戶才能保證規模和發展速度。

對於移動醫療來說,可能的團體買單者有兩種。

第一種是藥企。未來賣藥會變難,醫藥分開雖然是一塊難啃的骨頭,但基本市場共識未來分開是遲早的事情,關鍵看操作的力度和時間視窗。現有的賣藥模式無法持續,未來價值和服務營銷會發展起來。藥企可能會藉助一些輔助手段接近使用者,慢性病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如果能繫結藥企這條通道,藉由醫院專業平臺推薦給使用者,並真正和服務聯動,讓資料被醫生利用,或許可以找到一條支付的途徑。

第二種是僱主。相比上面藥企,僱主的需求可能需要更多政策變化來推動。僱主的需求比較直接,目前最初步的服務是提供類似一體功能的產品,作為企業幫助使用者自查健康的工具。團體市場潛力很大,且購買力超過個人。如果能把產品和團體醫療保險或者體檢專案繫結,這條道路的規模擴張速度會遠遠超過個人。

第三種是醫療保險公司。保險公司是美國移動醫療的主要推手,但在中國,由於保險公司較為弱小,短期內還不能成為主要的推動力。保險公司對使用者有著很大的控費需求,因為這意味著其公司的盈利能力的強弱。醫療保險公司的主要業務集中在團體上,所以會是移動醫療的主要購買方。如果政策能在短期內提供一定的突破,商業醫療保險的發展也將獲得一定的發展,這對移動醫療的發展將是利好。

總之,移動醫療的盈利僵局在短期內很難獲得較大的突破,但不排除政策面的改變會為整個市場帶來新的機會。

精彩圖片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