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濕不能靠吃辣發汗

本文已影響852人 

受訪專家:

南京市中醫院金陵名醫館教授張鍾愛

南京市中醫院肛腸科主任中醫師丁曙晴


門診中,不少患者認為不適症狀都是“濕氣重”所致,不分青紅皂白就盲目祛濕,結果適得其反。本期,記者採訪了南京市中醫院金陵名醫館教授張鍾愛、南京市中醫院肛腸科主任中醫師丁曙晴,就門診中常見的祛濕誤區為大家答疑解惑。

除濕不能靠吃辣發汗

誤區一:大便容易粘在馬桶上就是濕氣重。丁曙晴表示,大便不成形、黏稠只是體內有濕氣的外在表現之一。脾喜燥惡濕,如果體內濕氣太重,脾臟就會處於超負荷工作狀態。脾不好時,消化吸收就差,出現口中黏膩不爽、上腹脹滿等問題。但不是所有大便黏稠都和濕氣重有關,由燥邪導致的更常見。

除濕不能靠吃辣發汗 第2張

誤區二:吃辣發汗可祛濕。張鍾愛告訴記者:“不少患者認為,四川、湖南、重慶等地的人愛吃辣,是因為能發汗祛濕。”這些地方氣候潮濕,吃辛辣食物可以發汗,但中醫認為濕氣大多與脾的運化有關,和出汗關係不大,所以中醫更多是強調健脾利濕。日常可吃茯苓、陳皮、紅棗等温補食材;平時多汗、反覆感冒的氣虛患者,可吃山藥和大棗;胃口不佳的人可吃山楂等開胃食物。

誤區三:祛濕喝薏仁紅豆水最有效。不少人都會通過長期喝薏仁紅豆水祛濕。張鍾愛説:“有些女性是容易上火體質,也堅持喝薏仁紅豆水,不僅起不到祛濕作用,反而會口舌潰瘍。”濕氣性屬陰寒,易傷陽氣。《黃帝內經》記載:寒者熱之,説明寒性疾病要用温熱的方藥治療。薏米祛濕雖好,但有一定寒性,紅豆性平,整個方子偏涼性。濕邪分濕熱和寒濕,薏米紅豆水只適合症狀不嚴重的濕熱體質。喝了薏米紅豆水把濕氣壓下去,好像症狀減輕了,但卻傷了脾。脾胃運化食物需要陽氣,若寒濕體質的人常吃薏米,會損傷陽氣,抵抗濕氣的能力越來越弱。

除濕不能靠吃辣發汗 第3張

丁曙晴建議,濕氣重的人日常應多運動,越不愛運動,體內積聚的濕氣越多,時間長了會導致五臟六腑受到濕氣侵襲,引發一系列疾病。堅持運動可有效加快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促進濕氣排出,跑步、騎自行車、游泳、打太極拳都是不錯的運動方式。另外,不要長時間待在潮濕、陰冷的環境中,多出門曬曬太陽,否則外界的濕氣很容易入侵、“駐紮”在體內。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獨家授權的原創文章,請勿轉載、抄襲或改寫。

精彩圖片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