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先天脊柱側凸重要致病基因鎖定

本文已影響948人 

近日,世界頂級醫學刊物《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以原創性論著形式,發表了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作爲第一完成單位,復旦大學、首都兒科研究所、美國Baylor醫學院等國內外多家單位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TBX6基因無效變異聯合常見亞效等位基因導致先天性脊柱側凸”,首次明確了先天性脊柱側凸的發病原因,爲先天性脊柱側凸早期診斷及遺傳諮詢等提供了理論依據。

科學家發現先天脊柱側凸重要致病基因鎖定

先天性脊柱側凸(CS)是由於胚胎期脊柱發育異常導致的三維畸形,其發病率高達1/1000,是造成青少年殘疾的主要疾病之一,具有進展快、畸形重、併發症多等特點。嚴重時可造成患者癱瘓、身心問題,給家庭和社會造成極大負擔,並具有明顯的遺傳傾向。

據介紹,脊柱畸形在孕期及新生兒期較難發現,而在患者就醫時多已出現嚴重脊柱畸形,此時只能以支具或手術來控制病情發展。因此,亟須探索先天性脊柱側凸的早期診斷方法和有效的病因學治療靶點。

這項研究採用先進的比較基因組雜交芯片技術,在國際上首次解析了先天性脊柱側凸患者的全基因組拷貝數變異,發現散發先天性脊柱側凸患者的基因組16p11.2區域內存在大片段的DNA缺失,基因測序分析將缺失區域內的TBX6基因確認爲致病基因。

研究發現,TBX6基因的缺失、無義或移碼等不同形式的無效變異本身,還不足以導致先天性脊柱側凸,通常需要聯合一個常見的TBX6亞效等位基因來共同致病。進一步分析病例的臨牀特徵發現,此類突變所致的脊柱畸形在臨牀表型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這項研究不僅首次揭示了TBX6是迄今最重要的先天性脊柱側凸致病基因,而且解釋了TBX6基因致病的複合遺傳機理。該研究發現,高達7.5%的先天性脊柱側凸患者存在16p11.2區域罕見變異(正常人羣爲3/1萬)這一獨特現象,爲揭示其他複雜疾病的病因提供了新思路。

精彩圖片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