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做好這件事,以後少跑醫院!錯過又得等一年

本文已影響2.11W人 

“三伏灸”又稱三伏貼,根據“冬病夏治”、“春夏養陽”的理論,於一年中陽氣最盛的三伏天,應用特定(自制)的中藥敷貼於人體特定的穴位,達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三伏天”做好這件事,以後少跑醫院!錯過又得等一年

“三伏灸”是我國傳統醫學中最具特色保健療法。主要適應者大多爲老年人和兒童,對治療常年反覆感冒、鼻炎、支氣管哮喘、風溼骨病、腸胃功能絮亂等疾病有積極的效果,是廣受好評的傳統中醫療法。

爲什麼要選擇三伏天進行貼藥

根據中醫“冬病夏治,冬病冬防”,“子午流注、適時開穴”的傳統理論,天灸的時間多選在每年的夏季“三伏”天和冬季的“三九”天,也因此被稱爲“三伏灸”和“三九灸”。

在中醫《內經》書中提出:天人是合一的,古人認爲夏至日“陽氣之至極,陰氣之始生”。自然界如此,人身也如此。人體的陽氣和自然界生物的陽氣,生於春,旺於夏,收於秋,而藏於冬,由於自然界夏季陽氣最旺,人體的陽氣在夏天也達到最高,此時陰氣萌生,就意味着陰氣將一天天增加,陽氣將一天天減弱。

對於冬季患病的人來說,本身爲陽氣虛弱,發展至冬天則會出現陰寒內盛,從而產生疾病。而在引起伏藏之時就採取治療措施,“抑陰扶陽”,把“冬病”消滅在萌芽狀態,這就是中醫“治未病”、“未病先防”的預防思想。

而三伏天往往又是夏天最熱的時候,此時氧氣最爲活躍,人體皮膚鬆弛,毛孔擴張,這樣藥物更易滲透皮膚,刺激穴位,使藥物直達患處,從而充分發揮強壯陽氣,起到疏通經絡,調節臟腑,治病強身的功效,治癒或減輕了“冬病”。

同時,伏天皆屬庚日,庚日爲金,屬大腸,大腸與肺相表裏,爲溫熙肺經陽氣,驅散內伏寒邪的最佳時機。加之精心選取有溫中散寒、化痰平喘作用的膀胱經及督脈腧穴進行貼敷,相得益彰,共收扶正祛邪之功,故而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起到疏通經絡,調節臟腑,治病強身的功效。

因此三伏天又是治療各大系統疾病的最佳時期。而在三九天,陽氣收藏於人體內,此時卻是各類呼吸疾病的好發之時,三九天灸可以借藥物溫熱之性溫陽益氣,健脾補腎益肺,祛風散寒,使人體陽氣充沛,抗寒能力增強,減少疾病的發作。

天灸療法的治療作用

經現代實驗研究證實,天灸貼藥後能增強機體非特異性免疫能力,血液嗜酸性粒細胞明顯減少,皮質醇顯著提高。穴位貼藥通過刺激穴位以及藥物的吸收、代謝,對肺部的有關物理、化學感受器產生影響,直接和間接地調整大腦皮層和植物神經系統的功能,改善機體的反應性,增加抗病能力,對如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體虛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統疾病尤爲有效。

精彩圖片

熱門精選